比学赶超:出彩之化学化工学院篇

诵读者:2022级化学专业学生 牛智童

学习活动剪影

党委书记、教授 李海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化学化工学院组织师生以教研室、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宿舍等为单位,通过师生政治理论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主题党团日活动、党团课、主题班会、团学干部例会等形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集体学习、集中研讨、交流讨论;利用学院新媒体平台推送《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中国共产党章程》、《红旗渠精神的由来与发展》、《习近平:红旗渠精神永在!》等链接安排学习内容,同时举办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答题竞赛活动等,深入推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走深走实。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体师生通过深入学习交流,更加深切感受到,十年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感召力显著增强,在党的历史进程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通过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对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增强,奉献精神和担当意识进一步提升。纷纷表示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论素养、加强实践锤炼、严格自我约束、积极努力工作,把知责、履责、尽责、担责贯穿工作全过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不负党、不负国家、不负人民,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党的二十大报告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是全党意志、人民心声的生动展示,更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作为学院党委书记,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学习热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争取思想更上新高度,工作更上新台阶,以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热情、更充足的干劲投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实践,全面推进学院党建工作强基引领,聚焦学院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申硕工程、专业认证、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抗击疫情等主责主业,带领学院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勇于创新、勇挑重任、砥砺前行,聚焦学院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障碍,创新方式方法、拓宽发展思路、一一重点突破,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明确努力方向,从具体事情做起,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以实际行动推进学院事业更上新高度。

院长、副教授 张银堂

科教兴国战略是党中央在1995年首次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申科教兴国战略,具有特别的意义。高校在加强基础研究和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责无旁贷,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学科是科技创新的土壤,要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必须重视学科建设。对高校二级学院而言,要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实施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实施创新发展。

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基地等。学科定位就是不断凝练学科方向,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一个学科有多个方向,学校不可能去建设所有的学科方向,因而,学科建设首要的任务是选择、调整学科方向,并不断寻找新的生长点。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要处理好学科带头人和学科负责人的关系。两者要互相尊重。特别是学科建设负责人,要多听取学科带头人的意见。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科学研究要坚持项目为王,强调协同作战。只有通过大项目,才能出大成果。在政策制定上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职称评聘、评奖等,都要有利于团体作战,有利于鼓励争取大项目。

学科建设要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学科建设投入很大,任何高校的办学资源都是有限的,必须有所取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科建设如何实现重点突破?(1)重点突破要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形成支持重点学科建设的机制。(2)重点突破要善于选择重点。学校层面,应对全校的学科进行分析,在竞争中选择两三个学科作为重点,加强建设;学院层面,则应在相关学科方向中,选择一两个方向,重点突破。(3)重点突破要突出重点。重点一旦确定,就要打破常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重点加以建设。

教师第四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张弛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国要实现现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强起来,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最强音。

化学化工学院教师第四党支部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将迅速掀起学习热潮,以开展争创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抓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夯实组织建设,紧密结合专业特色,积极践行服务型党组织理念,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加快一流学科建设,为推进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 郭冠群

伟大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报告特别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教育发展和青年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回顾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2022年我带着母校“应天归德,智圆行方”的谆谆教诲,怀揣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与担当走上了工作岗位。从2013年初入商师的青涩懵懂,到2022年再入商师踌躇满志,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青春昂扬。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思政辅导员,我将继续在工作中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更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使命。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创造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新能源系、讲师 胡新成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给予我们莫大的鼓舞和继续前行的动力。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化学科研工作者,我们更应勇担时代重托,坚持守正创新。“创新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系列原创观点、作出了许多创新部署,无论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探索,还是对科教领域的统筹部署,都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对党的二十大报告集中部署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大战略印象深刻,“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三大战略愈发体现出我们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日臻成熟的全局视野与系统观念。”

“科技创新没有终点。”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崔春明说,“当今时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推出更多成果。”商丘师范学院新能源系坚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聚焦时代前沿,感知社会脉动,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奔涌向前的时代、用昂扬自信的文化气象营造良好氛围和广阔舞台。

2020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王雅青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之音,响彻在人民大会堂,也回荡在宽阔的神州大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梦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最深情的表白,也是对中国未来的承诺。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更深入了解了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和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祝福中国共产党辉煌永久,豪情万丈!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祝福祖国越来越美好!

2021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 赵婉彤

10月16日至10月22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鲜明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奏响属于奋斗时代的“青春之歌”,书写不负时代、不负国家的优秀答卷。

(供稿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审核:李海涛 编审:王飞翔 签审:冉祥华)